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从心说唐史
作者:
木唐虫
日期:2011-3-20 8:28:00
从 心 说 唐 史
——一部全新视角的唐史
木唐虫
诗曰:
唐时三百年,李氏二十君。武略曾飞扬,文治亦鼎盛。贞观千秋业,开元百代名。衣冠万国来,风流一时兴。关西忠勇将,河东辅弼臣。诗圣诗仙客,田园边塞文。戎马书生意,青史少年心。壮怀存天地,豪气荡古今!墨染曲江池,笳动交河营。帆漂东瀛外,驼行丝路中。五谷常丰稔,四海久承平。一曲霓裳舞,十万渔阳兵。洛阳牡丹谢,玄都桃花零。秋风灞桥雨,斜阳大明宫。盛衰虽有替,成败岂无凭!——木唐虫 《咏唐》
木唐虫是我写作历史题材的笔名。我和历史的缘分始于初中时期。那时候,我是班里的历史科代表,由于特别在意这个头衔,便从此疯狂地迷上了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然而,即便是在这个范围内,我仍然有自己最喜欢的阅读选择,唐史。
实际上这种感情很难说得清楚,或许是因为评书《隋唐演义》,也或许,与那个张扬着光荣与梦想的时代有关。我是一个感性的人,虽然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却常常想起那句歌词:至少我们还有,梦。
无论如何,现在是我真正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要写一部唐史的时候了。
对我来说,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命运之类吧。
关于我这部唐史的写法,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按我自己的理解和追求,它应该是“心灵历史”一类。我写得怎么样,大家一看就明白,至于能写到哪里,尽人事,听天命。
那么,从哪里写起呢?
我想,就从唐高祖李渊的童年写起吧,其人其事,及其以后近三百年的人和事,就是我的路,我们的事。
是为序。
一童年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梳理下坊间对李渊其人的某些看法吧,经过对此人的长期研究和慎重考虑,我相信,这个工作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我们很多人眼里,与那些杰出的开国君主比较,李渊给人的印象大致有三种:
其一,他是个平庸的幸运儿。别人为了做皇帝要辛苦老长时间,十年二十年都不见得成功,他一年半载就搞定了。而在此后,也似乎没怎么见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更看不到他亲冒矢石冲锋陷阵的身影,付出与收获实在太不成比例。
其二,此人心机很重,城府极深,不但擅长伪装和捧人,而且总喜欢最后出手,因而总给人一种老谋深算,或者老奸巨滑的感觉,可谓是人如其名(渊:深水也)。
其三,他是个糊涂的享乐主义者,尤其是建唐以后,只顾吃喝玩乐,连家庭事务都处理不好,以致发生兄弟阋墙,喋血宫廷的惨剧,从而给后来的统治留下了阴影,并深刻地改变了有唐一代的政治格局。
但这并不是真实的李渊,至少不完全是。以此来看待李渊是有失公允的,也是过于简单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我们将在以后谈到。但也因此,当我们试图走近李渊时,会发现他的面目相当模糊,仿佛他不是那个盛世王朝的奠基者,而更像是一位隐士。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唤醒这个沉睡在历史中的人。
这也许是一个真实的李渊。
北周天和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如果这个记载没什么问题的话,我们就正式开始了。
对于我们的讲述而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就在这一天里,北周贵族李暤钠拮樱时芭硕拦率仙铝艘桓瞿杏ぁN抑来蠹以谙胧裁矗堑模飧瞿杏げ皇潜鹑耍俏颐堑牡谝晃恢魅斯钤ā�
当然了,这是他后来的名字。
北周天和元年是一个很特别的年份。这一年的中国大地上同时有三个皇帝,因此,按照他们的年号来区分,该年度在历史上就有三种叫法,分别是,北周天和元年,北齐天统二年以及陈朝天康元年。仔细研究一下这些年号,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巧合,那就是大家共同注册了一个“天”字,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仅有的一次。
需要说明的是,若按照今天的叫法,这一年应该称之为公元566年。
是的,就在这一年冬天,李渊出生于当时北周的都城,长安。
作为李渊的父亲,李暻氨不斓没顾悴淮怼3笔闭诘H蔚母呒吨拔煌猓褂幸桓隽钊讼勰降纳矸荩乒U馐歉鍪老囊坏裙粑弧0凑展娑ǎ飧鼍粑豢梢韵硎芤煌蚧У淖馑埃还诘笔保捎谒墓遥敝苷ɑ共皇呛芨辉#顣实际到手的,只有五百到一千户左右的实封。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足以让他的家庭过上幸福的生活。
简单地说,这种幸福生活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比如,在吃喝穿戴上面,是要有一定讲究的(具体怎么个讲究法不详);房子不能叫房子,而必须叫做府邸,最合适的称呼可能是唐国公府或李府;外出是不能步行的,总得有车马或轿子代步吧,否则别人怎么看你?此外,养一些仆人奶妈家童护院之类,或者在业余时间弹弹琵琶,下下棋或练练书法什么的,以显示其贵族品味,也是很自然的。
当然了,这种幸福生活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小学课文告诉我们:幸福是靠辛勤地劳动得来的。老李家的幸福生活自然也是如此。接下来,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那位辛勤的劳动者,他就是李渊的祖父,李虎前辈。
李虎(这名字够猛),曾用名,大野虎(更猛)。他生平最勇敢的事迹是,曾经单挑过一头很饿很疯狂的豹子,并将其击毙,因此可谓人如其名。他最大的特点是弓马娴熟,且有勇有谋。由于立有战功,又跟自己实际意义上的领导——西魏权臣宇文泰(鲜卑族)关系不错,被赐姓大野氏(鲜卑姓氏),封为赵郡公。生前曾担任过西魏政权的太尉、“八柱国”之一,去世后,又被取代西魏的北周政权统治者,宇文泰后人以开国元勋之类的名义追封为唐国公。正是在他辛勤地劳动和努力下,才缔造了老李家的幸福生活。
顺便提一下李渊的母亲独孤氏,她的出身也很不简单,是所谓西魏“八柱国”之一,独孤信前辈的四女儿。“柱国”这个职位如今听来已经比较生僻了,但在那个时代却相当了得。由于大都握有军权,在当时的西魏,这个“八柱国之家”地位之高,名气之大,可谓无与伦比。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李曈攵拦率系幕橐鲇Ω檬粲谀侵值湫偷恼瘟觯庖舱堑笔惫笞寮彝チ止餐⒄沟淖詈媚J街弧>咛宓蕉拦率媳救耍涮氐阌卸湟唬逯什缓茫涠⑵缓茫ǹ赡苡胩逯什缓糜泄兀V劣谒拿褡澹饫镌偾康饕幌拢窍时白迦恕�
据此,我们分析一下李渊家族的一些特点。
首先,这是一个军人之家。其代表人物李虎,便以军功白手起家,骑马射箭一类的功夫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其次,这又是一个贵族之家。以军功而进入贵族之列,有唐国公爵位为证。
再次,他们应当还是一个政治之家。因为都做那么大的官嘛,搞点政治是自然的。
此外,他们无疑也是一个混血之家。由于李暿呛喝耍ㄆ溲炒慷壬写贾ぃ拦率鲜窍时叭耍岳钤ǖ幕煅矸菔遣怀晌侍獾模捎诶返脑颍庵只煅彝ピ诘笔钡闹泄狈交故潜冉铣<模侠罴冶闶瞧渲兄弧�
当然了,由于条件摆在那里,老李家及独孤家族的规模都颇为壮观。比如,李渊的祖父李虎前辈膝下有八个儿子,而他的外祖父独孤信前辈则更为厉害,此人先后娶了三个女人,共为他生下六个儿子和七个女儿。
毫无疑问,出生在如此身份显赫的家族里,李渊拥有并且应当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尤其与那些负担老李家租税的普通人家孩子相比,其幸福指数要高出老大一截。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幸福却是建立在他们家庭中的一些不幸上面。
李渊并不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从史料上看,李暪灿兴淖右慌捎谥种衷颍钤ㄍ猓渌龆佣脊绲刎舱哿恕T诘笔钡囊搅铺跫拢庵质乱彩枪笞逯椅薹ū苊獾纳送础R淮未蔚拇蚧鞔顣夫妇的伤害自然是难免的,想到李渊的未来时,他们心里必定会笼罩着一种巨大的不确定的感觉。
我们可以想象,在这种让人时常忧虑的感觉中,笼罩在李渊身上的幸福无疑是被放大的。作为家庭里唯一的男性继承人,除了物质上的享受足够充裕之外,在精神层面上,李渊的幸福感也是比较多的。对于李暦蚋径裕畲蟮脑竿残聿还绱耍褐灰飧龊⒆幽芄唤】档爻ご螅盟亲鍪裁炊伎梢浴�
与独孤氏的脾气不同,李暿且桓鲂愿裎潞偷娜恕KH喂敝苷ǖ陌仓荩ń窈卑猜剑┳芄堋K淙徽飧霭仓菰诘笔贝τ诒敝艿谋呔车卮粲谡秸跋撸赡艹鲇诠值奶郯谌沃捌诩洌尤话牙钤ㄒ泊斯ィ阉腿肓说钡氐南缪Ы邮芷裘山逃R虼顺ぐ惨酝猓啄晔钡睦钤ㄓ幸欢问奔涫窃诎仓荻裙摹6杂谡飧鲈艄牡胤剑钤ㄏ匀缓苡懈星椋钡胶芏嗄暌院螅鼓芗堑盟囊晃煌Ъ嫱姘椋鼓芑匾淦鸬蹦旮诳蔚哪俏焕鲜Φ拿郑约笆δ傅男帐稀4耸钡睦钤ú还咚曜笥遥哉飧隼右部伤得鳎募切曰故窍嗟辈淮淼摹�
此外,他的一个不同寻常之处就比较八卦了,据说是生来就“体有三乳”。不过,这种记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史书中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这位军人子弟的童年生活实在乏善可陈。根据是金子总会闪光,是锥子就能冒尖的道理,我们可以认为,此时的李渊小朋友只是一个资质寻常、中规中矩的贵族子弟而已。
和李渊幸福的童年相比,这个时代大多数孩子的童年都是灰暗的。从生下来的那一天起,他们眼中的这个世界就充满了饥饿、杀戮与颠沛流离,无数儿童因为饿死或被杀死等种种原因,甚至活不到长大的那一天,而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侥幸能够长大的,又在无数次战争中成了炮灰。
这一切没有别的原因。简单地说只有两个字:乱世。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朝时代末期。南北朝大家都晓得,分裂和对峙的代名词,期间有过很多割据政权,它们忽生忽灭,更迭频繁,我们大概说一下。
南朝的情况比较简单,即所谓宋、齐、梁、陈,一个挨一个,前面的下去,后面的出场。北朝的情况要相对复杂些,最先是北魏,跟南方的宋和齐先后对峙。之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再后来,北齐取代了东魏,北周取代了西魏。经历了漫长而频繁的战争和对峙后,到李渊这个时候,中国大地上还剩下最后的三个割据政权(不算周围的少数民族政权,以及附属于北周的傀儡小政权后梁),北齐、北周、陈朝,仍旧处于分裂状态之中。
自汉末天下大乱以来,历经三国、西晋、东晋与“五胡十六国”时代至此,在差不多将近四百年的岁月里,除过西晋还有二十年左右算是真正统一的时间外,整个中国历史的主旋律就是这两个字,分裂。根据罗贯中老先生“分久必合”的理论,此时,无数中国人都在思考着一件事情,这件事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下,统一。
因为结束一切苦难的办法就是这两个字:统一。
更准确一点说,应该是,长时间的统一。
照我们看来,这个“长时间统一”的概念应该是越长越好的,但依照黄炎培先生“历史周期律”的提法,我们还是把它限定在三百年左右吧。
实际上,这也是历史的意志。在过去那些漫长的岁月里,无数英雄豪杰与草根百姓们,一代又一代人,曾为此做出过不懈的努力。他们之中的佼佼者有,曹操、刘备、司马炎、苻坚、刘裕及北魏孝文帝拓拔宏等等。不过,正如我们都知道的那样,历史最终的选择却是一个在历史上并不怎么出名的人。
此人便是李渊。
然而在他接过这副重担之前,最先来临的却是一场不幸。
北周天和七年(公元572年)对李渊来说是一个充满了阴霾的年份。就在这一年里,回到长安任职的父亲李暼ナ懒恕5笔保挥衅咚辍�
在那些乱糟糟的年头里,父亲就是一把巨大的保护伞,为他遮风挡雨,为他带来温暖,让他无忧无虑,但是他走了,永远地走了,没有任何记载能说明那时候李渊的心情,这些都已经淹没在历史中了。我们只知道,那位性格温和的父亲李曉谌鍪治魅ブ螅亩恿粝铝俗詈笠槐室挪乒6募坛姓呃钤ǎ嵩谡夥菀挪谋踊は拢ソサ爻ご螅氐却茉睦土α浚┰郊绷饔胂仗玻钡接瓷锬歉鲎⒍ㄉ凉獾氖笨獭�
但在这个时刻来临之前,他还需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
由于李渊尚在幼年,历史把舞台暂时交给了另外两位资深的前辈,这两位前辈都是那个乱世中成长起来的传奇人物,鉴于他们都为当时的统一大业贡献了全部力量,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李渊走向峰巅的重要阶梯。
接下来的时间段属于他们!
日期:2011-03-21 07:59:24
二成长
公元576年十月间的一天,一支十五万人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开出了北周的都城长安。对于北周政权而言,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它的任务只有一个,彻底灭掉那个与他们世代为仇的邻居,北齐政权。统率这支军队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所说的资深前辈之一,北周武帝宇文邕。
就整个南北朝而言,这位宇文邕前辈可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另类”,因为在那个昏君暴君一箩筐的时代里,他的所作所为格外与众不同。作为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虽然他的成长经历也颇为坎坷,但由于继承了宇文家族鲜卑血统里那些最优秀的基因,又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他最终还是达到了成功者的标准,成为一个颇具雄才大略的皇帝,而这也正是历史把他推上舞台的原因。我们简单介绍下他的特点。
聪明。跟李渊不同,这一点他在小时候就表现出来了。
生活俭朴。主要表现为,喜欢穿布衣,盖布被子;不喜欢住华丽的宫殿;而且作为一个堂堂的皇帝,他的后宫居然只有十几个人。
作战勇敢。攻城的时候经常亲自出马,且身先士卒,与之同甘共苦。
有着超越常人的耐心。具体例证是,为了干掉当时把持北周朝政的堂兄宇文护,他居然忍了十三年,也装了十三年,直到取得对方完全信任才下手。
注:此次政变中,宇文邕所使用的手段类似康熙对付鳌拜,但人数要少得多,只有三个人,而且是他亲自发动的第一波攻击。
为常人之所不能为,忍常人之所不能忍,他把一切都做到了极致。我们不得不感叹,这真是一个可怕的人!
翻遍中国历史,说实话,能做到这个份上的皇帝实在不多,所以我认为,此人的内心一定极为强大。而可以确信的是,这种强大的力量更多的是源于一种很古老的东西。
仇恨。
北周与北齐两个政权之间的仇恨。
北周与北齐可谓是一对老冤家了。自北魏分裂以后,他们之间的仇恨就像一对分家不均的兄弟一样,刻骨铭心。这个也好理解,有时候,兄弟之间的仇恨总是比外头人还要大一些的。北周和北齐统治者们就是如此,双方从他们的前辈,西魏的宇文泰与东魏的高欢那一代人开始,就多次大打出手,每次都打得异常艰苦,每次都恨不得把对手彻底解决掉。
跟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宇文邕率领的是一支充满了必胜信念的军队,有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决心和强大的战斗力。经过宇文家族数十年的经营,在无数次的白刃相交与血肉相博中,它已经具备了摧毁一切的力量。
它的名字叫做:府兵。
当然了,叫什么都无所谓,关键是有没有战斗力。而府兵强大的战斗力正是源于它本身的军事制度,府兵制。
这种制度说起来挺逗的,它的特点是兵农一体,士兵们平时以种地为生,农闲时接受军训,但是倘若遇上打仗,就摇身一变,成了真正的士兵。
有人要问了,那么打仗时给发点什么呢?
回答是,实在不好意思,政府啥也不发,武器、马匹、干粮都是自备的。
那么大家的军饷总该能解决的对吧?
这个怎么说呢?这个……这个也不是没有,不过,国家太困难了,大家最好还是……打仗的时候自己去搞吧,抢到什么就有什么。
这个是有历史依据的。依据之一就在南北朝民歌《木兰辞》中。当木兰临出发时,为了置办行头的那一通忙乎,大家想必都还记得。所谓“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不是自备是什么?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所谓府兵制很像匈奴人之类的游牧民族养兵、用兵方式。匈奴人战斗力之强大世所共知,而这个制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一方面它跟空手套白狼差不多,给北周政权节省了大量的国防费用,再一个就是,它还充分调动了每个士兵的主观能动性。
在这个制度里,士兵是一个因素,而将领则是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将领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不过,宇文邕对此用不着担心,他手下的将领们都很能打。
因为他们都是赫赫有名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成员。该集团的形成始于西魏宇文泰首创府兵制度之时,当时产生了一大批能征惯战的职业军人,其代表人物即是所谓的“八柱国之家”与“十二大将军”,如宇文家族、李虎、独孤信等等。因其祖辈大多发迹于当时中国北方的一个边陲小镇武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部),或在此呆过一段时间,也有人称之为“代北武川军人”,这个也比较符合“人才都扎堆儿出”的理论。此班底传至北周后,又经过其子孙们的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这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特殊贵族集团。该集团成员之间互相联姻,千丝万缕,错综复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抱成一团,势力十分了得。
虽然如此,要不是因为北齐政权自身的问题,这一仗也未必好打。比起在西北地区勒紧裤腰带抓国防的北周来说,据有中原一带的北齐政权要富庶得多。另外,北齐的军队也不是吃素的,也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除了没讨得北周多少便宜,它在跟柔然、突厥、契丹等北方游牧民族及南方陈朝政权的历次征战中,大都是胜利者。
那么,北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答案就在这个政权当时的统治者,北齐后主高纬身上。
北齐后主高纬其人
一提到“后主”这类字眼,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陈后主、李后主之类大名鼎鼎的人物,但事实上,与后世这两位兄台相比,高前辈的所作所为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也来总结一下他的特点。
首先他是一个兴趣爱好相当广泛的人。除了喜欢文学、音乐、女人之外,他还有一些比较另类的爱好,比如杀人,包括剥人的面皮,把别人放一堆蝎子里听响儿之类;还比如造房子,主要是寺院和宫殿,造了拆,拆了再造;再有就是做买卖,有时在宫里摆个地摊,强行向大家推销他的“货物”,有时则顺便卖个官什么的。
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天生胆小的人。具体表现为,害羞,说话声音低,尤其不喜欢他的大臣们直视他(这一点也可以理解为不敢看人)。
此外,他还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除过对女人们和亲信相当慷慨以外,在他身边的动物,如狗马鹰鸡之类,不仅吃得好,有衣穿(这个是重大发现,现在养宠物的人大概想不到吧),还有官做?!但是对于大臣,尤其是那些最能打仗的大臣(比如斛律金和兰陵王高长恭等人),他就不客气了,杀就杀了,很有魄力,很不含糊。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有这位兄台当政,北齐政权的腐败可想而知,朝堂上奸臣当道,互相倾轧,卖官鬻爵,朝堂外官吏们贪污受贿成风,上上下下一派乌烟瘴气,乱得实在可以。虽说老高家的前几位皇帝也好不了多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把全部责任都推到他身上,但他无疑是老高家最大的败家子,因为他也把一切做到了极致。
而这正是消灭北齐的最好时机。为了这一天,宇文家族已经等待了很多年。
一切是该了结的时候了!
下面我们就简单回顾一下这个北周灭齐之战,战争的结果虽然早已注定,但在具体过程中,却仍然一波三折,充满了戏剧性的色彩。我们把它分成四段,也就是四个回合。
北周与北齐之战:武帝VS后主
第一个回合:
宇文邕的第一个攻击目标是北齐的战略要地晋州(今山西临汾)。警报传来时,高纬兄正在很远的地方打猎,战况紧急,他准备率部驰援。和以往一样,为了给那些末代帝王开脱责任,这时候总要出现女人的身影,于是历史上惊人相似的一幕出现了,这一次是高纬的宠妃冯小怜,她跟皇帝撒娇说,急什么呢,让他们先打着,咱们再玩一回吧(更杀一围)。结果被宇文邕轻松拿下晋州。
回合二:
十一月初,高纬率齐军主力包围了已被周人占据的晋州(终于来了),昼夜攻打之下,终于打开了一个缺口(城陷十余步),齐军将士正想杀进去,高纬却下令暂缓攻城,理由是,冯淑妃(冯小怜)想看看攻城的盛况,希望大家等她一会儿。冯淑妃打扮花了不少时间,周人乘机把缺口堵上了。
回合三: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